无锡网,无锡新闻,无锡房产.无锡汽车,无锡论坛,0510,无锡门户

查看: 9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出彩中原40年|医疗改革:从看病减负到健康生活

[复制链接]

587

主题

587

帖子

17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91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11-21 16:3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世纪 60 年代方城县拐河公社卫生院,医护人员深入各队帮助群众普查疾病,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幸福的基石。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回眸改革开放 40 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为举世瞩目、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的省情,顺应中原百姓的迫切期盼,我省扎实推进健康中原建设,着力深化医改,突出联动、克难攻坚,全省医疗改革工作成就斐然、亮点频现,卫生健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亿万城乡居民在看病就医、健康保障上享受到了诸多改革红利。
越花越少的看病费
看病报销是百姓最切实的获得感。推行 14 年的河南新农合托起了农业大省居民看病的 " 底气 ",多项率先开展的报销新政,更是成为叫响全国医改的 " 河南名片 "。
如今," 两保合一 " 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已初步形成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 98% 以上,百姓 " 看得起病 " 的愿望变为现实。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展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为贫困人口建立起从 " 普惠 " 到 " 特惠 " 的重特大疾病保障网,至今已有 48.4 万人次从这张 " 网 " 中受益。
公立医院改革、按病种付费则是直指 " 看病贵 " 的两记 " 重拳 "。在全国率先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础上,2017 年 8 月 31 日 0 时,我省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这场以 " 取消药品加成 " 为切入点的重大改革,已直接让利群众 43 亿多元,百姓看病就医负担逐步减轻;从 2014 年起先后推行的 "25 个常见病种定额补偿 ""43 个重特大病种按病种付费 " 等举措,则有效遏制了大处方、大检查等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真正做到了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清清楚楚花钱。
越来越近的医院和医生
" 小张这闺女可好,我啥时候该测血糖、吃什么药,她都记得可清楚。"11 月 12 日,家住周口市经济开发区万达社区的高家来老人,说起家庭医生张彬彬,越来越打心里认可她就是自家的 " 亲闺女 "。自从签约了太昊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科科长张彬彬的团队,老两口就再没为生病发过愁,饮食方面也时常接到温馨提醒。
分级诊疗是国家新一轮医改工作的重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现基层首诊、推进合理有序就医格局的一把 " 钥匙 "。目前,我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全面铺开,截至 2017 年年底,全省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 22793 个,签约人数覆盖 48% 的常住人口,老年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超过了 60%,智能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发展。15 类 57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正在惠及亿万城乡居民,越来越多家庭有了值得信赖的 " 健康守门人 "。
同步推进的医联体建设,更是拉近了广大县域内居民与省城大医院、名专家的距离。如今,全省已组建医联体 272 个、启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 25 个、县域共同体 74 个,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覆盖所有县级医院,就医环境逐步改善,卫生人才队伍不断优化,优质医疗资源更加触手可及,更多居民享受到了 " 家门口 " 看病的便利。
越来越优的健康服务
作为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之一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自去年 12 月份开诊以来,先后开展了人工心脏植入、Ankurall 新型覆膜支架植入术等多项高精尖手术,不但使我省心外科技术领域实现多项 " 零的突破 ",更为曾经需要辗转省外就医的疑难重症患者带来 " 心 " 希望。
作为 " 十三五 " 河南倾力打造的重点民生工程,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心血管、儿童、器官移植 3 个医疗中心的主体建设单位引入国家级平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引入 2 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今年前 8 个月,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33 人,开展国内领先技术 25 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 27 项。通过开放引人才、引平台、引机构、引管理的全力推进,中原百姓将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当前树立 " 大健康、大卫生 " 观念的引领下,我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从过去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免费开展适龄妇女 " 两癌 " 筛查、启动省级健康促进县试点、" 卫生厕所 "" 健康食堂 "" 暖心开水 " 覆盖所有医疗系统……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 " 服务圈 " 正在构建形成。一位慢性病患者对记者说:"30 年前生病感觉要花钱买罪受,现在是花小钱处处享健康。" ③ 8
实践者说
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顾建钦:
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千家万户
" 近年来,新医改越来越重视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综合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 2016 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提出了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目标。这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布局和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顾建钦在提到医改深入进行带来的变化时说。
从临床医生到卫生局局长,再到三甲医院院长,顾建钦成为新医改的探索者与实践者。他曾布局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创新推出了叫响全国的 " 片医负责制 "。多年的工作经历使他深刻感受到,要满足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以及新医改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要求,大型医疗机构努力支援帮扶基层的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区域内引领带动作用,让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千家万户。
顾建钦表示,河南省人民医院作为省级大型综合性医院,目前发展的重点是围绕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发挥疾病诊治、改革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医院目前牵头建成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建成了涵盖全省的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体系,打造线上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打造完善省立眼科医院、生殖医院、脑血管病医院等多个院中院及其亚专科,引进国内外一流精英团队;率先设立患者体验服务部,全面优化日间诊疗、预住院、门急诊导诊导医、96195、航空救援以及全员全岗全程优质服务等," 尊重、慈爱、关怀、共情 " 的服务价值理念贯穿全院、深入人心。③ 8
亲历者说
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郭惠明:
扎根基层守护百姓健康
在基层工作十几年了,明显感觉到国家各项政策向基层的倾斜,社区中心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设备越来越全,好多基本检查都能完成。
在基层工作十几年了,这些年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明显感觉到国家各项政策向基层的倾斜,基层医疗人员的待遇提高了,学习机会也多了,社区中心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设备越来越全,好多基本检查都能完成。现在,有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到社区中心来工作,到社区中心看病的居民也越来越多,很多都成老熟人了,有事没事都过来坐坐。自从家庭医生签约开展以来,我们就更忙了,要看病、要签约、还要进行日常的公卫服务、健康管理,感觉肩头的责任重了,角色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就是在中心坐诊,等着患者上门来看病。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要经常走出去,到周边的社区去,主要是进行健康知识普及、义诊,还有就是对社区一些老人、慢性病患者进行回访。通过走出去能够发现更多问题,也能在工作中更有目的性。从以治病为主,转变为以管理居民健康为主。希望以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更多支持,比如放宽用药限制,这样全科医生能够在基层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③ 8
郑州市东明路绿都景苑居民曹春合:
在家门口看病越来越方便
我今年 70 多岁了,浑身的毛病,动不动就得去看病。好在现在出了小区没多远就有社区卫生中心,那块人比较少,所以,有个头疼脑热的就不用跑到大医院去了,就在社区中心开点药方便得很。现在跟社区中心的医生、护士都可熟悉,在街上看到老远就打招呼,再问问病情啥的。真是国家的政策好,以前没有社区卫生中心的时候,去趟医院可费劲。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大医院人多,有时候孩子忙了我自己去,也不熟悉流程,挂个号半天,交费半天,去拿药还得等,光在医院里头跑一圈都累得受不了。有时候赶上人多,医生还说不了太详细,钱还花得多。现在在这社区,费用低,还都能用医保。医生跟咱熟了,也了解病情,看得也都非常仔细,所以没啥大病,真是不用往大医院跑了。③ 8
医疗改革大事记
2003 年
河南 25 个县试点新农合,随后在全省范围内推开
2006 年
我省在全国率先试行按病种付费,首批试点 3 家医院,30 种单一性疾病被纳入,随后病种范围逐渐扩大,参与医院逐渐增加
2014 年
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实现省域全覆盖
2015 年
基层卫生人才培养 "369 人才工程 " 正式启动
2016 年
" 健康中原 " 写入河南 " 十三五 " 发展规划纲要;我省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方案》《河南省医疗卫生脱贫专项方案》正式出台
2017 年
我省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健康中原 2030" 规划纲要》发布;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启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开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挂牌启用,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2018 年
全面开展 " 等额对调式 " 医疗帮扶,精准对接、深入帮扶,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关于促进健康扶贫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下发,明确以 " 三化 " 建设促进健康扶贫取得更大成效③ 8
文字整理 / 本报记者王平曹萍图 / 本报资料图片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无锡网,无锡新闻,无锡房产.无锡汽车,无锡论坛,0510,无锡门户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Powered by 0510 X3.2

© 2015-2018 鎯犲北璧勬簮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鍙嬫儏閾炬帴